跳到主要內容

學院介紹

  環境永續議題自20世紀中期漸受重視,關注重點與研究領域歷經數次轉移與新挑戰,例如:氣候變遷、生態保護、循環經濟、綠色發展等,由部門性的公害防治與生態保育,呼籲整合保育於開發,再轉為以永續發展為依歸之環境管理與綠色產業思考。近年來國際上將環境永續發展與休閒活動相結合,強調綠色休閒、綠色遊憩、綠色運動等結合環境永續與休閒的新觀念,此觀念與多項2015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密切相關,包括:氣候行動(目標13)、保護生物多樣性(目標15)、確保永續消費和生產模式(目標12)、促進永續城市和社區(目標11)、人類福祉(目標3)等。

  配合國家政策與產業需求,「環境學院」成立於民國93年8月1日,設有職業安全衛生系、環境工程科學系(含碩士班及碩士在職專班)、環境資源管理系,鑒於94學年度教育評鑑回饋、院發展方向及定位、院內系所中心教學研究多元化、及統合有效利用各系規劃發展與硬體設備與相關資源、因應全球重視環境永續經營與推動綠色產業趨勢,於96學年度成立產業安全與防災研究所,97學年度成立應用空間資訊系,並更名為「環境永續學院」,104學年度成立公共安全及消防學士學位學程,106年8月更名為公共安全及消防系。「休閒學院」成立於民國98年,因應健康促進與健康維護相關產業之興起,並衡酌休閒遊憩、健康促進可增益社會大眾身、心、靈的健全發展,提高人們工作及生活品質,「休閒健康產業」為21世紀的新興產業,有鑑於休閒產業發展過程中,須採取環保和永續發展理念,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故於112學年度將原休閒學院的休閒保健管理系、觀光事業管理系、運動管理系與環境永續學院之系所整併為跨學科的專業學院-「環境永續暨休閒學院」(以下簡稱本學院),秉持本校的校訓「真實」及辦學理念,致力於培育涵蓋環境永續、職業安全衛生、公共消防安全、休閒觀光、運動管理、空間資訊等專業領域之人才。

  本學院之三大發展主軸包括「環境科技應用與資源管理、防災與安全衛生管理、休閒遊憩與健康管理」,透過教育、研究和實務,推動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並為休閒健康產業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專業人才。發展方向定為資源保育與管理、環境技術與應用、產業防災與安全管理、環境資訊科技、休閒遊憩規劃、運動管理等多個領域(圖一),並且鼓勵學生進行跨領域的學習和實踐。期許能藉由學院整合的資源共享與科技整合機制,加強品德教育以孕育學生人格特質、強化學生之公民環境意識、推動專業技術及資訊教育等作為,培養良好品德、注重倫理涵養、具團隊合作精神及國際觀之相關專業人才,共同努力提升人們健康與生活品質,保護好我們的地球家園,實現永續發展。

1

【圖一】環境永續學院發展主軸與相關產業之連結

  環境永續暨休閒學院共計8系、1獨立科,分別設有8個學士班、5個碩士班、5個五專科,其沿革與專業研究領域如圖4-2,圖中顯示國內環境與休閒專業領域之演進與本學院整體發展各個階段,足見本學院組織之發展充分因應環保與休閒專業領域之改變,本學院於98年配合本校政策,將研究所與對應系合併而改為系所合一,於102學年度環境資源管理系與應用空間資訊系皆開始招收碩士班學生,而因應少子女化環境因素,108學年度起停招應用空間資訊系碩士班及四技進修部、公共安全及消防學士學位學程二技進修部,109學年度起停招職業安全衛生系日間部碩士班及四技進修部、公共安全及消防學士學位學程四技進修部,110學年度起停招應用空間資訊系四技日間部及環境資源管理系碩士班;公共安全及消防學士學位學程則自110學年度起奉准由學程改為系。108學年度三個系所獲教育部核定進行專業分組,分別是:環境工程與科學系分設「環境檢驗組」及「環境科技組」、環境資源管理系分設「智慧綠色工業組」及「資源永續經營組」、應用空間資訊系分設「空間視傳應用組」及「空間測繪應用組」;惟109學年度起環境資源管理系及應用空間資訊系停止分組,環境工程與科學系分組改為「環境應用組」及「環境科技組」。環境永續學院111學年度設有職業安全衛生系(含大學部、碩士在職專班、五專部)、環境工程科學系(含大學部、碩士班及碩士在職專班、五專部)、環境資源管理系(含大學部、五專部)、應用空間資訊系(含大學部、五專部)與公共安全及消防(含大學部、五專部)學系。112學年度將原休閒學院的休閒保健管理系(含大學部、碩士班)、觀光事業管理系(含大學部、碩士班)、運動管理系與環境永續學院之系所整併為「環境永續暨休閒學院」。

環境永續暨休閒學院之沿革與專業研究領域

【圖二】環境永續暨休閒學院之沿革與專業研究領域

      環境永續暨休閒學院師資亦與校內其他研發中心密切合作,包括生態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溫泉研究發展中心、環境安全衛生中心等。

  • 師資

環境永續暨休閒學院除了具有卓越學術研究能力、專門技術、教學經驗豐富之21名教授、29位副教授、32位助理教授、7名講師等堅強師資陣容外,各研究中心並聘請多位具備專業學識、技術及經驗豐富之研究人員及助理,共同進行產學研發及服務。

  • 教育目標與特色
  1. 培育具環境永續觀點之環境永續、職業安全衛生、公共消防安全、休閒觀光、運動管理、空間資訊等專業領域之人才。
  2. 系、所、中心,師資優良,設備新穎充實。
  3. 強調實務與技能訓練,以及多元教學與學習方式,培育學生具國際視野。

       本學院成立於民國93年8月1日,秉持本校「真實」校訓,「厚生利民」精神及「教授應用科學與技術,養成實用專業人才」之辦學宗旨,以及全球重視環境永續經營與推動綠色產業之趨勢,擬定學院發展主軸包括:資源保育與管理、環境技術與應用、產業防災與安全管理、環境資訊科技,並以培育具專業知識、職場倫理以及職能技術之人才為目標。

 

       本學院包含8大學系與1獨立科,職業安全衛生系、環境工程科學系、休閒保健管理系、環境資源管理系、觀光事業管理系、運動管理系、應用空間資訊系、公共安全及消防系、空間與環境資訊科。本院為重視研究整合發展,除設有安全衛生與防災、振動暴露及危害、固相微萃取技術、人因工程應用、土壤與底泥污染整治、高級淨水技術、空氣污染控制、生態工法、污染生物及風險評估、薄膜科技、資源回收利用技術、環境與生態調查、綠色設計管理等不同研究領域之專業團隊外,另成立空間科技研究中心、室內空氣品質研究服務中心及綠色產業發展中心,並與本校生態技術研發中心密切合作以強化產學互動,108年獲教育部補助成立再生水智慧工廠,培育水資源產業人才。

 

       另為配合本校國際化政策,本院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包括來自美國、日本、泰國、菲律賓、越南、澳洲、巴貝多等國家之知名學府,除與本校簽訂合作備忘錄、交換研究生、客座教授互訪外,並於環境工程與科學系辦理雙聯碩士學位。

 

       本院期許能藉由專業整合與系統化組織分工,共同擘劃環境資源永續經營管理之教育目標,同時加強學生之品德教育、強化公民環境意識、推動專業技術及資訊教育,培養出健康、樂觀、自信、進取、忍受度高、注重藝文涵養、具團隊合作精神及國際觀之環境永續相關專業人才。

      本學院為提升教學品質與行政效能,下設院務會議、院課程委員會及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俾立院務工作推動;教學單位,計有8系1個獨立科與4大研究中心生態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室內空氣品質研究服務中心、綠色產業發展中心與健康產業創新發展中心。

 

組織架構

【圖】環境永續學院組織架構圖

照片

姓名

時任職稱

院長任期

李孫榮校長

李孫榮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教授

兼 環境永續學院 院長

200408~201207

陳健民

陳健民

環境資源管理系 教授

兼 副校長

兼 環境永續學院 院長

201208~201707

萬孟瑋

萬孟瑋

環境資源管理系 教授

兼 主任秘書

兼 環境永續學院 院長

201708~ 201810

張翊峰

張翊峰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教授

兼 環境永續學院 院長

201810~201907

林瑩峯

林瑩峯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教授

兼 生態中心主任

兼 副教務長

兼 環境永續學院 院長

201908~202004

林秀雄- 環境永續學院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林秀雄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教授

兼 副教務長

兼 環境永續學院 院長

202004~202005

張家源

張家源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教授

兼 環安衛中心執行秘書

兼 環境永續學院 院長

20206~202101

劉瑞美院長 劉瑞美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教授

兼 環境永續學院 院長

兼 應用空間資訊系主任

202102月~202307
劉瑞美院長 劉瑞美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教授

兼 環境永續暨休閒學院 院長

兼 應用空間資訊系主任

202307月~迄今

 

   本院目前總計有89位專任教師,其中包含教授21位、副教授29位、助理教授32位、講師7位。

 

【表】環境永續暨休閒學院師資現況

                             專任教師

 

所名稱

學歷

職級

博士

碩士

教授

副教授

助理教授

講師

小計

職業安全衛生系

8

1

2

5

1

1

9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14

5

11

4

3

1

19

休閒保健管理系

10

5

1

3

8

3

15

環境資源管理系

6

1

1

4

2

0

7

觀光事業管理系

8

3

2

3

6

0

11

運動管理系

4

11

1

4

8

1

14

應用空間資訊系

3

1

0

2

2

0

4

公共安全及消防系

9

0

3

4

2

1

10

合計

62

27

21

29

32

7

89

 

URL QRcode

版權所有 © 嘉南藥理大學 

地址:71710 台南市仁德區二仁路一段60號  嘉南藥理大學 環境永續學院

電話:06-2664911 轉 6000